导航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生铁 >

生铁行程,生铁的基本概念解释

发布时间:2024-12-09 19:30:02 作者 :冶金资讯 围观 : 0次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生铁行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铁行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为什么高炉炼铁炼出的是生铁?

高炉炼铁是通过还原性炭与铁矿石反应生成铁 在此过程中铁中含炭,故为生铁。

生铁行程,生铁的基本概念解释

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.11%的铁碳合金,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 在2.11%--4.3%,并含C、Si、Mn、S、P 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。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,又可分为炼钢生铁、铸造生铁。

生铁性能:生铁坚硬、耐磨、铸造性好,但生铁脆,不能锻压。

生铁中除铁外,还含有碳、硅、锰、磷和硫等元素。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。

古代块炼铁和生铁分别是怎么获取的,块炼铁和生铁都有?

中国古代炼铁铸铁和生铁炼钢一直是主要方法。

我国炼铁始于春秋时代。那时候的炼铁方法是块炼铁,即在较低的冶炼温度下,将铁矿石固态还原获得海绵铁,再经锻打成的铁块。冶炼块炼铁,一般采用地炉、平地筑炉和竖炉3种。我国在掌握块炼铁技术的不久,就炼出了含碳2%以上的液态生铁,并用以铸成工具。战国初期,我国已掌握了脱碳、热处理技术方法,发明了韧性铸铁。战国后期,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“铁范”(用铁制成的铸造金属器物的空腹器)。西汉时期,出现坩埚炼铁法。同时,炼铁竖炉规模进一步扩大。1975年,在郑州附近古荥镇发现和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,场址面积达12万m2,发掘出两座并列的高炉炉基,高炉容积约50m3。西汉时期还发明了“炒钢法”,即利用生铁“炒”成熟铁或钢的新工艺,产品称为炒钢。同时,还兴起“百炼钢”技术。东汉(公元25~220年),光武帝时,发明了水力鼓风炉,即“水排”。我国古代水排的发明,大约比欧洲早1100多年。汉代以后,发明了灌钢方法。《北齐书·綦母怀文传》称为“宿钢”,后世称为灌钢,又称为团钢。这是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。

古代块炼铁是通过将铁矿石与木炭一起加热,使其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而得到的。这个过程中,木炭提供了还原剂,将矿石中的氧气去除,得到纯净的铁。

而生铁是通过高炉冶炼铁矿石得到的,这个过程中矿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,产生液态铁和副产物。块炼铁和生铁都是铁的原始形态,块炼铁含有较高的杂质,而生铁则含有较低的杂质。

铁的产生和使用在?

铁的产生和使用广泛涉及到工业、建筑、交通运输、农业等各个领域。
1. 铁的产生:铁的主要生产方式是通过冶炼矿石来获得。首先,矿石经过矿石选矿、破碎和磨矿等预处理工序,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矿石送入高温炉中进行冶炼。常用的冶炼方法包括高炉法和直接还原法,其中高炉法是最主要的冶炼方法,通过高炉冶炼可以得到炼铁。
2. 铁的使用: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桥梁、道路、船舶等领域。在建筑领域,铁材料用于梁柱、框架结构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构建;在交通运输领域,铁材料被用于制造轨道、铁路车辆、桥梁等;在工业领域,铁的应用非常广泛,如制造机械设备、汽车零部件、工具和五金等;在农业领域,铁材料被用于农业机械的制造,如耕种机械、收割机等。
总之,铁的产生和使用贯穿于各个领域,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
西周末年是中国的早期铁器时代。虽然商代铁刃铜钺的发现,表明金属铁早在公元前1300年即已被中国人认识,但是中国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的确切时间仍是在西周末年。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的铁器为三峡虢国铁剑(公元前800年)。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、刀等一些小工具。1976年,湖南省长沙杨家山65 号墓(相当春秋晚期)中甚至还出土了一把锻制的中碳钢剑,长38.4 厘米。经鉴定:它含碳达0.5%左右,并经过高温退火处理,金相组织比较均匀。战国中期以后,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,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炼铁技术也不断提高,铁器遍布七国,并传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。冶金业在中国的出现虽然晚于西亚和欧洲,但它的发展却比它们迅猛,并在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走在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。

  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类型有农具、手工具、兵器及杂器,而以农具和手工具为大宗。与铭刻文字有关的手工具有:锛、凿、锥、锤、刮刀、削、钩、针、锯、斧。《管子·海王篇》称:工匠必有斧、锛、凿、锯、锤,是当时手工艺的真实写照。正如《论语·卫灵公》所言:"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"。铁工具远比铜工具锋利,它在铭刻文字中的运用,如同毛笔在书写文字中的运用一样,必然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和艺术革命,这在石刻文字和古玺文字上尤其突出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铁行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生铁行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资讯